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明日方舟人物志・星源:你若像鸟飞往你的山 明日方舟人物志考据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11-05
摘要:明日方舟人物志・星源:你若像鸟飞往你的山,明日方舟人物志・星源:你若像鸟飞往你的山 明日方舟人物志考据

 

一 家族的叛逆少女

埃琳娜・乌比卡本名星源。她的父亲佛朗索瓦・乌比卡通过星象占卜后,认为自己此生或许只能有壹个孩子,便为马上诞生的孩子取了个响亮的名字 —— 星极,意为 “群星的极点”。

可让乌比卡先生措手不及的是,乌比卡女士分娩当日,两个女孩竟一同呱呱坠地。他大喜过望,为这个额外降临的女儿起名 “星源”,希望她能如 “群星的源头” 般为家族带来新气运。而星源确实没辜负这份期待,只是用一种父亲从未设想过的方法,为家族开辟了新路线。

乌比卡家族祖上是高卢星象学派的末支,因遭主流学派排挤而移民哥伦比亚南部,无意间避开了高卢亡国的冲击,如今已成为拥有不俗社会地位的大家族。星极和星源,便是这个家族新生代的代表。

姐妹俩的父母虽是包办婚姻,却也算情投意合、生活美满,但他们对女儿的教学,远没有表面那般温和。

星源从小好学上进。她没有姐姐星极 “知识信手拈来、举一反三” 的天赋,却比姐姐更努力、更刻苦 —— 年少时,她施展的源石技艺比星极更耀眼,对星象姿势的掌握甚至让父亲都忍不住挑眉称赞。用乌比卡先生的话说,星源 “本应和姐姐一起,成为家族璀璨未来的支柱”。

然而她没有。

星源的转变,始于一台破损的星象仪。那天,她撞见父母 —— 两位资深星象学家 —— 将一台本可修复的星象仪随手丢弃,转而买了一台崭新的。那一刻,她突然觉悟到:自己多年所学,竟如此 “不实用”。到了嘴边的 “修修还能用” 没敢说出口,她悄悄把星象仪抱回房间,翻遍几册说明书和制作指导,自己动手拆解、复原,还特地找仪器制作师傅请教,足足鼓捣了多少月,终于将星象仪修好。

她先拿给姐姐看,星极兴奋地接过仪器,一边夸赞她心灵手巧,一边和她同享糖果;可当她把修复的星象仪展示给父母时,得到的只有两句冰冷的斥责:

“你何故在这种废铜烂铁上浪费时刻?”

“星源,我希望你把时刻用在正道上。”

那天,星源对着书架上的星象学书籍想了很久,最终下定决心:摆脱这种虚妄的 “骗术”。她真正想掌握的,是父亲眼中的 “糟粕”—— 那些能真正让全球变好的物品。

是科学。

从那天起,星源开始消极对待父母及家中老师的星象学授课,转而将重心放在学校课程上。她曾试图用优异的学业成绩证明自己的选择,可父母的轻蔑彻底点燃了她骨子里的倔强。若不是姐姐星极从中调和,以星源的性子,恐怕早已不顾后果地离家出走。

最终,在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、确认自己既有储蓄又有稳定收入后,星源搬出了家,再也没回到那个让她痛苦的地方。为迎接新生活,她在大学新生报到时给自己取了新名字:埃琳娜。

她才不想做那虚无缥缈的 “星”,她要成为真正的 “光芒”。

二 缺失以及收获

来到大学的星源卯足了劲:她想证明自己,更想让迂腐的父母认清科学的价格。但她也渴望有空闲 —— 能和姐姐一起拼装那台姐姐送她的时钟。可一转头,论文截稿日、答辩标准、项目压力便将她的时刻彻底占满,每次想起拼装时钟的事,都只能被现实压力强压下冲动。

有些梦想不会被时刻磨灭,但生活和职业,总能把实现梦想的时刻无限推迟。

凭借努力,埃琳娜获取了进入莱茵生活的机会,也终于有时刻和姐姐一起完成那台作为她生日礼物的时钟。从前她鲜少回那个家庆祝自己和姐姐的生日,如今终于能弥补这个遗憾 —— 不过在此之前,她得找块抹布,把落灰的零件擦拭干净。

或许,等两姐妹收拾妥当后,大家就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了。

三 莱茵员工到主任青睐

作为顶尖的生物科技企业,莱茵生活的招聘标准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。即便拥有双学历的埃琳娜,在这个 “硕士博士随处可见、甚至需要打杂” 的地方,也显得并不起眼。但 “幸运” 的是,她早和一位 “引路人” 结缘 —— 大学期间,她便参和了莱茵生活能量科主任斐尔迪南发起的实验项目。以此为契机,埃琳娜跟随这位业界先驱进修职业数年,最终成为他的得意门生。

但这份 “幸运” 背后,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。她曾长期处于团队边缘,好不要易争取到的大项目,也因意外事故宣告失败;她还因擅自违反安全条例,返回有感染风险的实验室,遭到保卫科警告 —— 若以严厉闻名的保卫科主任塞雷娅知晓此事,她恐怕五分钟内就得被辞退。

可正是这个举动,引起了斐尔迪南的注意。虽然埃琳娜抢回的只是一堆无用的废料,他还是愿意抽出 7 分钟真贵时刻,听听她的想法。埃琳娜解释了自己的动机,也承诺会全力配合后续负责人的对接职业,尽力弥补过错。

出人意料的是,这位以刻薄闻名的主任竟因此欣赏她。他的回答是:

“我会晚一点拉响警报。”

在他眼中,埃琳娜和自己一样,有着 “不顾一切、不受制度拘束、只为达成结局” 的特质 —— 却没注意到埃琳娜紧接着的回答:“我还是会先拉下警报的。”

从一开始,两人就不是同路人,只是 “为科研不顾一切” 的共同点暂时掩盖了分歧。当埃琳娜拿到《能量科主任斐尔迪南直属项目调入确认通知》时,她难掩兴奋,斐尔迪南亦是如此。斐尔迪南手下有数十名研究员,算上担任客座教授时教过的学生,总数至少数千人。埃琳娜能被他看中,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过硬的学术素养,另一方面 —— 也是斐尔迪南最看重的 —— 是她在极端情况下的决策力、反应力和行动力。

但一切都有代价:她因救人心切,未穿戴完整的防护装备进入高危区域,不幸感染源石病;姐姐星极在卷入事故时,被埃琳娜及时带入安全屋避难,却因和妹妹接触出现共发性源石病症状。姐妹俩因此前往罗德岛接受治疗。而在那次事故中,若不是实习研究员埃琳娜主动担责,给保卫科主任塞雷娅说明现场状况并带头救援伤员,斐尔迪南面对的,恐怕会一个更难堪的烂摊子。

彼时这对师徒的关系尚算和谐。斐尔迪南曾直言:“忙碌一天后,我只剩特别钟休息时刻,但我愿意把这些时刻都花在埃琳娜身上 —— 她比我的孩子更像我自己。” 从后来的进步看,这个评价说对也不对。

四 罗德岛时期

平心而论,罗德岛的职业排期不算宽松,但比起科研人员没完没了的实验室职业,已算得上 “度假般的差事”—— 轻松、自在,又截然不同。

星源回望过往才发现:自从修好第一台星象仪、觉悟到自己和乌比卡家期待中的 “女儿” 存在差异后,她就一刻没停过奔跑。

住在乌比卡家时,她专注于成绩、竞赛名次、全部能证明自己的方法 —— 开始的目标并不宏大,只是像无数青少年那样,想对顽固的父母证明些啥子,大结局却总是不了了之的失败。但这份挫败没困扰她太久,大学的新生活、新环境很快填满了她的生活。那时的她格外活跃,以一种 “皈依者狂热” 的态度投身科学,这样的努力和天赋天然吸引了不少关注 —— 紧接着,她便获取了莱茵生活的实习机会。

如今在罗德岛,她终于有时刻和姐姐相聚。她敏锐地发现星极眼睛的炎症,动用自己的薪水为姐姐安排手术,术后不仅细心照料,还耐心劝导姐姐;她陪星极记录星象时的鼓励,更点燃了姐姐挣脱家族束缚的勇壮,也推动了星极自身故事的展开。

等病情稳定后,埃琳娜还是回到了莱茵生活,回到了能量科 —— 可变故,也正因此埋下伏笔。

五 绿野幻梦

埃琳娜一直以为,导师斐尔迪南是一位严厉却尊重个人意志的好导师。但在 “359 号基地事件” 中,她在斐尔迪南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 —— 强烈的控制欲、对他人的不信赖、高压控制的姿态。她曾不顾一切想摆脱这样的人,可兜兜转转十几年后,竟又陷入了相似的困境。

因此在那一刻,她决定和自己的老板兼导师做个了断:她愤怒地斥责这位曾经尊敬的长辈,回绝了他试图成为莱茵总辖的野心,也回绝了他 “将能量科交予她” 的诱惑,甚至大声公布:“我的老板斐尔迪南,已经被我开除了!”

事件后,埃琳娜给莱茵生活提出外派申请,希望前往罗德岛,回到姐姐身边。只有在这里,她才能静下心,认真为未来做打算。

那时的她很迷茫:自己的核心研究因斐尔迪南失踪、能量科变动而被迫中断、近乎夭折;近十年的努力成果被封存,且看差点重启的希望 —— 就像源石虫养殖户某天开门时,发现虫舍凭空消失。全部技术细节都刻在脑子里,可即便能复现,罗德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;更何况,如今她是罗德岛干员,有新的职责和义务,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做。

但失去,也意味着新的开始。在罗德岛的支持下,埃琳娜启动了新的有益研究,也得到了罗德岛领导人 “博士” 的信赖和支持;最重要的是,她能天天见到姐姐,终于找回了 “家” 的感觉。

六 于雪山间翱翔

在罗德岛停留许久后,埃琳娜协助姐姐摆脱父亲的控制,独自完成了公开演说 —— 这天然惹恼了佛朗索瓦・乌比卡。但她并不在意:只要沉浸在科研里,她就可以无所顾忌,哪怕源石病会因此加重。

直到一封来自莱茵生活、署名为卡罗琳的挂号信打破了平静。信中,卡罗琳邀请星源参和莱茵在谢拉格的观测规划,命运似乎又将一次抉择摆在她面前。

她曾逃避和 “天空” 相关的家族过往,一心给往科学;可当过往和当下重合,她的选择始终坚决。杂乱思绪中,她终于抓住了那缕始终清晰的信仰:每一次选择、每一片更广阔的天地,都让她走给了同一条 “求真” 之路。

如今,雪境纯白的未知铺陈在这位年轻的黎博利面前。她按下发送键,将项目报名邮件发送至莱茵生活的指定邮箱。

雪境寻觅充满艰辛:虽然有喀兰贸易安排的给导,谢拉格复杂的政治局势和频发的天灾,仍让长期受宗教影响的民众对外人极度排斥。埃琳娜只担心勘测进度受影响,不过能远离酒局和宴会,倒也让她觉得轻松。和能量科的同事们合作时毫无负担,项目进展顺利,未来针对 “星荚” 的轰击规划也具备了可行性。

醉心科考的同时,埃琳娜也没忽视谢拉格的困境:谢拉格的偏远地区到现在没有公开发行的全境地图,宗教体系的姿势垄断竟严重到连全境地图都不给民众公开。她带着糖果分给孩子们,用不流利的谢拉格语,尽力回答孩子们夹杂方言的难题。回去后,她花更多时刻恶补谢拉格语,这也赢得了村长阿姐的认可 —— 村长邀请埃琳娜一行人去家里吃饭,用雪在科考队成员的手上涂抹象征符号,随后低声祈祷着啥子,声音太小,埃琳娜没能听清。但最后,村长笑着说:“耶拉冈德已嘱咐过我,你们是值得信赖的兄弟,是谢拉格的兄弟。” 这一刻,埃琳娜(星源)由衷地感到高兴。

七 夙愿完结

谢拉格的天灾事件来得轰轰烈烈,结束得却异常平静而突然。和从前的几次动乱一样,一场新雪落下、覆盖大地后,过往的一切便被掩埋,雪地便会成为书写新故事的空白纸页。

新的研究路线需要大量学说支撑和实证资料,而想要剥除神奇学过度包装的外壳,探寻其难以实证却真正存在的内核,无疑是件费心费神的事。埃琳娜暂时没有成果、没有资助、没有团队,能依靠的,或许只有一颗给光而行、渴求真理的心 —— 以及那位可靠的双胞胎姐姐。

可父母以 “家族秘密” 为由,回绝提供相关资料。于是埃琳娜决定,以 “合作者” 而非 “女儿” 的身份,去见身为学者的佛朗索瓦・乌比卡 —— 而非自己的父亲。

这是佛朗索瓦近来第二次见到自己叛逆的小女儿:上一次,她假扮成姐姐星极,在众目睽睽下完成了一场略显笨拙的 “表演”;这次,她又想耍啥子 “花招”?

他大可以借着十几年的积怨和怒火,把资料扔回给埃琳娜,但学者的严谨让他还是拿起资料,仔细阅览起来。一页、两页,每多翻一页、多读一段,他都能清晰地察觉到心中烦闷的消散,一条最新的思路在脑中渐渐成形。

而带来这一切的 —— 他抬头看给眼前的小女儿 —— 一个忤逆了他大半辈子、和他一样固执的血亲。

五分钟,特别钟,十五分钟…… 即便侍者上前催促他参与下一场会议,他也浑然不觉。

最终,佛朗索瓦・乌比卡做出了他这辈子最大的让步,开口问:“你想要啥子?”

小编归纳一下:星极的信

埃琳娜:

我不了解你啥子时候会读到这封信,但我很确定,当你看到它时,一定是独自一人、正被孤独缠绕的时候吧?

你从小就和家里的其他人不一样。当我觉悟到这件事时,我第一次尝试为大家占卜命运。至于结局嘛…… 星星们说,我的小妹妹会是自在的羽兽,飞出一座又一座樊笼,见识广阔而壮阔的天地。

这很了不起,我为你自豪。可当我写下这些字时,我总在想:你现在会在哪里里呢?一定是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吧 —— 你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,认识不一样的人,吃到不一样的美食,听到不同的语言和曲调…… 对了,还有曲调。

多出去走走吧,花点时刻去享受玩乐、交些兄弟,把你听到的那些歌谣和小调都学下来,选一首你最喜爱的,过来唱给我听。就当是我猜中你想法的奖品。

愿你偶然翻到这封信时,那份孤独能悄悄散去。如果孤独还在你身旁,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:我也在想你,就像你想我一样。

爱你的 阿丝忒希娅・乌比卡